
時代領袖碩士: 課程內容
Master of Arts in Contemporary Leadership: Course Information
MCL01: 基督徒身份與世界觀
世界觀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世界觀影響我們的身份和判斷能力。一個人的身份推動她對歷史的承擔。世界觀和身份是領袖認識自己的核心價值。
-
世界觀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
科學物質的世界觀
-
人文自主的世界觀
-
基督徒的世界觀
-
神形象與共創 (Colin Gunton)
-
異類僑居者 (Stanley Hauerwas)
-
神的使命與神子民的使命 (Chris Wright)
-
神與亞伯拉罕立約 (Soren Kierkegaard)
深入認識:創世記與創造論
“「基督徒身份與世界觀」是我在恩光書院修讀的第一個課程,透過泰Sir(梁永泰博士)的串連解說,用多位神學家的作品,不同的聖經人物的事蹟,重新思考信仰和人生的意義,開拓視野,是一次十分有意思的學習旅程,獲益良多。”
老冠祥 • 文憑課程學生

MCL02: 基督徒使命與世界觀
世界觀是我們對神、對世界、歷史和未來的理解,會推動我們建立自己在世上的使命。怎樣聆聽神的喚召、洞察社會的需要、獻上生命去承擔?領袖就是使命的實踐。
-
多神泛靈的世界觀
-
適者生存的世界觀
-
先知的想像 (Walter Brueggemann)
-
關懷窮人 (Melba Maggay)
-
釋放受欺壓者 (Gustavo Gutierrez)
-
教育是醒覺的歷程 (Paulo Freire)
-
城市之死 (Francis Schaeffer)
-
希望神學 (Jürgen Moltmann)
深入認識:以賽亞書與福音觀
MCL03: 信仰與學問結合
沒有一樣東西是中性的,每一樣學問都有其價值取向。以基督信仰結合學問會豐富了學問的內涵,批判其價值,創新其方向。領袖是入世而不屬於這世界,出污泥而不染。
-
信仰與學問結合的模式
-
信仰與學問結合的理論
-
人文學科—創造與文化
-
社會科學—人的社會與定律
-
美學藝術—何謂美善
-
大地系統—地土神學
-
歷史系統—歷史意義
-
政治系統—政治神學
深入認識:約翰福音與基督論


MCL04: 科技和未來趨勢
科技是未來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大數據、5G、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科技的年代,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領袖必須要學習怎樣與科技共處,亦要認識未來世界的趨勢。洞察時代,透視未來,詮釋世代,影響將來,是任何領袖需要的素質。
-
科技的歷史和邏輯
-
科技的管治和霸權
-
科技的參與和未來
-
科技與城市和傳播
-
未來的媒體
-
未來的商業, 未來的教育
-
世代之爭, 未來的政權
-
未來的領袖, 未來的教會
深入認識:啟示錄與天國觀
MCL05: 西方文化與基督教
西方文化重理性與分析,亦深受希伯來和基督教文化所影響。領袖需要認識曾經影響人類歷史近五百年的西方文化,看見其崛起、全盛時期、甚至趨向沒落。
-
西方文化淵源
-
西方主要思想
-
聖經怎樣看文化
-
時代的詮釋
-
文藝復興
-
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
-
西方文明的重建
-
世界從西方主導至多元文化
深入認識:希伯來書與啟示觀


MCL06: 中國文化與基督教
中國文化有其獨特性和悠久性。可惜今天承傳中國文化的土壤不多,甚至斷層。怎樣認識中國文化的淵源和深層結構?與基督教又怎樣互動?領袖需要認識自己文化的根源。
-
源起:春秋戰國九流十家
-
孔子與人倫
-
老莊的道理
-
佛教傅入中國
-
五四運動
-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
中國文化再思
-
毛澤東思想與習近平理論
深入認識:羅馬書與人倫觀
MCL07: 亞洲的社會脈絡
亞洲在未來世界日益重要。亞洲的興起不單在經濟和科技上,亦在文化和政治上。怎樣看亞洲發展的脈絡,有助我們看未來世界的轉向。領袖必須要認識亞洲與未來的處境和文化。
-
全球化由西方主導至東方化
-
全球化下亞洲國家的身份危機
-
亞洲的城市—東京、台北、馬尼拉、孟買
-
經濟與民主—新加坡的實驗
-
青年的學業與就業—菲律賓的經驗
-
跨國企業與文化衝突—馬來西亞的經驗
-
不同的發展模式—印度與中國
-
澳洲的身份危機—東南西北之間
深入認識:以弗所書與終末論


MCL08: 亞非拉的文化與抗衡
除了西方和中國,亞非拉文化有其寶貴的經驗,精神價值和取向。從亞非拉的領導與素質,領袖可以看見未來趨勢,和看見在不同之中的共同掙扎。
-
亞非拉文化的共通點
-
菲律賓與獨立之子 (Rizal)
-
印尼與大地的孩子 (Toer)
-
日本人的身份 (大江健三郎)
-
新加坡的身份 (李光耀)
-
緬甸精神 (昂山素姬)
-
非洲自抉 (Nkrumah)
-
拉丁美洲的獨立精神 (Che)
深入認識:歌羅西書與萬邦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