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與創造 證書課程
Creating the Future Certificate program

重要性
無懼時代變遷, 建立從上帝而來的身份與使命;認識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培養未來領袖素質與品格;洞悉未來趨勢與科技;在個人的家庭和工作中活出豐盛的生命。
獨特性
看見自己和信仰群體在歷史中的角色,和上帝所給予的使命,這不單是聖經與神學的研討,或個人對社會的感受和回應,亦不單是面對轉變的策略。
課程設計
從個人的微觀結合,到對社會宏觀的視野;讓屬天的真理啟示當今的處境;生活在有血有肉的文化當中;結合歷史和未來透視;建立上帝與人間立約的群體。
課程對象
確信個人因基督耶穌的救贖有永生的盼望;相信天國不單是在彼岸和他世,認定上帝是歷史的主。願意與上帝共創,守望時代,救贖大地,建立群體。尋找信仰實踐於生活、工作和社會上。歡迎海外學生。
整個課程共8科,每季一科,共兩年完成。
課程內容
身份: 身份是從自身的認識開始,思想世界和自己的角色與行動。
CF01. 基督徒世界觀
從上帝的創造與亞伯拉罕立約,先知以賽亞呼召萬國,使徒約翰和保羅的福音,看上帝在這世界上的旨意和給予我們的使命。
上課時段:2023年5月至6月(逢星期四)
教授:李保羅牧師博士
內容大綱
1. 世界觀的重要性
2. 基督徒世界觀
3. 神對萬國的喚召 (以賽亞書)
4. 約翰的福音
5. 保羅的福音
6. 神在世上的旨意和終末的目的
CF02. 身份與召命
怎樣結合天國身份與地上身份。連結國家、文化、城市和族裔的身份;並看見上帝的旨意。怎樣將召命化成行動?
上課時段:2024年5月至6月(逢星期四)
內容大綱
1. 天國身份與地上身份
2. 國家與族裔身份
3. 城市與文化身份
4. 上帝的喚召與人的聆聽
5. 召命與行動
6. 多重身份的連結與核心
素養: 素養是以核心品格和生命價值面對轉變。
CF03. 未來領袖素養
在變幻中保持人的尊嚴與神聖;在文化多元中保持核心價值;在不確定的時代看得更遠更深;建立系統和結構性思維,以及成為在濁流之中的良知醒覺,和上帝在時代的守望者。
上課時段:2023年2月至3月(逢星期四)
教授:梁永泰博士
內容大綱
1. 未來世界轉變與核心價值
2. 領袖的模式
3. 領袖的群體
4. 遠見和良知的領袖
5. 不確定中的領袖
6. 領袖守望和參與轉變
鳴謝基督教鄧侃筠主任陳由廣校長母女紀念教育基金贊助《CF03. 未來領袖素養》課程。
CF04. 品格價值
品格不單是道德與行為,亦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判斷。怎樣建立目標、關懷、空間、創意、愛心和逆境韌力的品格價值,不怕時代的變遷。
上課時段:2024年2月至3月(逢星期四)
教授:黃元林博士
內容大綱
1. 未來轉變對傳統價值的衝擊
2. 關懷與愛心
3. 逆境韌力
4. 創意與想像
5. 與上帝立約的人生
6. 目標與空間
處境: 處境是將信仰生活於血肉之軀和人間煙火,將永恆價值應用於現在和將來。
CF05. 未來趨勢
耶穌基督提及辨別時代的重要性。先知怎樣詮釋時代?聖經怎樣以天國視野看歷史當下?認識未來趨勢有何方法?未來趨勢的範式轉移。從歷史看未來,從未來看今天。
上課時段:2023年11至12月(逢星期四)
教授:梁永泰博士
內容大綱
1. 未來趨勢與範式轉移
2. 認識未來趨勢有何方法?
3. 先知怎樣詮釋時代?
4. 聖經怎樣以天國視野看歷史當下?
5. 未來社會趨勢
6. 未來政治趨勢
CF06. 未來科技
未來科技對人的影響重大。工業革命4.0提供智能科技、大數據、社會媒體,讓人類進入超人類,後人類世界,引發不同的倫理問題。人的尊嚴和價值問題。當人與機器結合。科技的機械邏輯會蠶食人性?怎樣將科技人性化?
上課時段:2024年11月至12月(逢星期四)
教授:鍾志源博士、范吳婉嫺博士
內容大綱
1. 科技的趨勢: 工業革命4.0提供智能科技、大數據、社會媒體
2. 科技的倫理邏輯
3. 超人類,後人類世界
4. 人性的尊嚴與科技
5. 人與機器結合
6. 人性化的科技
個人應用: 將對未來及對自己身份的認識,應用於切身的生活細節當中。
CF07. 未來家庭
家庭是上帝立約的群體,是建立相依親密的基地,但是在急劇變化及沖擊不安的世代,未來家庭如何加強面對變遷的能力? 面對不婚,同居,離婚再婚的挑戰及多元潮流文化沖擊,未來家庭可以重新確定婚姻家庭盟約與實踐,培養真實的親密關係,及與下一代結連及承載培育他們嗎? 當未來家庭與未來趨勢變化交錯時,這課程着意探討未來家庭如何以不變應萬變。
上課時段:2023年7月至8月(逢星期四)
教授:陳幼莉(統籌)、區祥江博士、黃寶珊、黎苑婷、韋佩文、張佩斯、葉天仁牧師、曾佩瑩、新造的人協會同工(姜雁慈、鍾錦輝、鍾簡靜文)。
內容大綱
1. 未來趨勢,未來變遷對家庭的衝擊與啟迪
2. 家庭面對變遷 (遷移,病痛,離婚,人口老化⋯⋯)的資源與欠缺
3. 生命成長的相依基礎與親密關係還在嗎?
4. 未來家庭如何迎向LGBTQ+
5. 未來家庭對下一代的承載及培育
6. 未來家庭-持守不變信仰力量,轉變中重建創建
CF08. 未來工作
工業革命4.0。從地土、機械、訊息演變至智能科技、萬物互聯。在全球化和脫鈎化的同時,未來的工種是什麼?未來的工作有何形態?未來的工人有何素養和智能?聖經怎樣看工作的意義和召命?
上課時段:2024年8月至9月(逢星期四)
教授:梁永泰博士
內容大綱
1. 未來工作趨勢
2. 未來工種與智能需求
3. 聖經看工作的意義
4. 未來工人的素養與能力
5. 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對工作的影響
6. 科技化與工作互動
備註: 如有更改,恩光書院將在課程開始前兩個月確認詳情。
學習形式
• 整個課程共8科,每科6堂,每堂2小時
• 逢星期四晚7:30 – 9:30pm (香港時間)
• 以網上 Zoom形式進行,廣東話授課
完成時間
• 一年4科,最快2年,最遲6年完成
• 上足8科,每科8成以上出席率,可獲證書文憑
• 單科報讀,8成以上出席率,可獲出席文憑
費用和報名
• 整個課程: 8科共HK$6,400,分兩次繳交
• 單科報讀:每科HK$950
• 海外學生:整個課程共 US$960,單科報讀每科US$140
• 接受滾動式申請,每科開課前兩星期截止報名
教授
梁永泰博士
恩光書院院長,前突破總幹事,維真大學傳理學博士、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碩士、歌頓康維爾神學研究碩士、港大理學學士。曾任港大、城大、理大校董。香港政府教育委員會委員。
李保羅牧師
衛道神學研究院退休院長及聖經科教授。佛羅里達州三一福音神學院神學博士(新約),布蘭第斯大學文學碩士及博士研究(古代近東),亞斯伯理神學院道學碩士。
陳燕薇博士
多年教授英國語文/文學及跨文化溝通。英國萊斯特大學教育博士,利茲大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碩士,香港衞道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黃元林博士
史丹福大學英美文學學士、碩士、教育碩士,倫敦大學博士(英國文學及語言教育)。曾任教東海大學外文系、台灣大學外文系、香港大學英語中心。
陳幼莉女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退休副教授,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及香港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認可督導。畢業於香港大學社工系及美國福樂神學院輔導系,並取得加州婚姻家庭及兒童治療執照。
楊慶球博士
加拿大恩道神學院前院長,曾任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神學科教授。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及哲學碩士,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香港路德會協同神學院道學碩士。
范吳婉嫻博士
曼谷大學客座教授,智方創科首席知識科學家。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博士,加拿大安省神學院神學研究碩士,多倫多大學工業工程學士及碩士 (運籌學與管理科學)。
鍾志源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系副教授,香港工程師學會材料工程專業及生物工程專業院士。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恩福神學院聖經研究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