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and personhood: rebuilding holistic life in future times
為何人口那麼多時,人仍會感到寂寞?
為何我愈努力進修,我愈不懂照顧別人?
林治平教授: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中原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恩光書院研究中心在2017年4月22日(星期六)主辦了一個專題研討日,讓一班關心教育、關心人的成長、關心未來的培育、也重視基督教信仰的人士共聚一堂,思考『教育與人: 在未來的世代如何重建整全生命』的課題。 我們邀請到台灣推動全人教育及全人關懷的著名學者、前中原大學的榮休教授、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教授負責上午的專題講座:『全人生命理念中有關天、人、物、我的思考』、香港突破機構副總幹事吳渭濱博士擔任回應; 下午的部分亦有兩個專題講座,分別由全人生命教育學會創會會長、培敦中學校長梁錦波博士主講:『從生命教育和價值教育的角度看未來的培育』; 恩光書院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吳梓明教授主講:『從宗教教育和心靈教育的角度看未來的培育』。
在第一個專題講座中,林教授指出當今教育的根源問題是在大前提。 大前提若是錯誤了, 縱使我們有正確的推論,亦充滿熱情地執行,至終的結果也必定是個大悲劇。 譬如我們問: 教育的對象是甚麼? 假若我們認定教育的對象是人,那我們對人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若果教育的目的就是『一個人陪伴著另一個人,使對方愈來愈是人』的話,今日的教育卻是將學生變成知識的機器、變成一些東西、只有經濟的效益和價值,這樣的教育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
林教授從四個Q對應『天、人、物、我』四個面相,以了解整全的生命。GQ是『上帝的商數』: 一個擁有GQ的人,是擁有尊貴的身分並會提升生命的品質,因而活得尊貴、更有意義和價值。KQ是知識的商數,現今世人只活在狹窄有限的物質經驗知識之中,誤以為這種有限的、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知識為全部的知識,將之奉為終極真理、人生目標、並由此錯誤的前提出發, 推論出唯物驗證的人生,全心全意狂熱驗證,予以執行,至終只會落入單面向去人化的悲劇之中。IQ不是智商、而是自我商數, 這對於後現代裏一個『人不見了』的社會尤其重要。全人理念中的教育應是『一個人協助、陪伴另一個人,使雙方越來越是一個人』。一個享有自我商數的人, 是一個享有上帝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天、人、物、我之間的獨特定位,並且快樂地活出自己來。EQ是情緒商數,但EQ的基點是人,現今的社會中人際關係慘遭破壞,早已不是一種人與人相遇的原級關係,而是『我與它的關係』。我們需要EQ, 是一種看到以人為基礎出發的EQ,而全人教育應是一個擁有GQ, KQ, IQ, EQ四種Q的均衡發展的教育、活出豐盛生命的人生來。聖經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的心都一起增長』(路2:52)。正是說明全人教育中的GQ、KQ、IQ、EQ四種Q也必須是一齊增長的。
吳渭濱博士回應時提出了『從商數回到關係』的重要性。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現代人的生活與科技密不可分。然而,人的生活卻愈來愈是物化、標準化、及去人化。肉眼不能見、科學不能實証的事情,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教育被考試制度標準化了,考試主導課程,課程主導人的學習;人成為了科技社會裡的一件物品,龐大的社會制度裡的一顆小螺絲釘而已。結果是現代人的生命愈更空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更疏離,自然生態也更被破壞了。人在成長過程中充滿著破碎與失敗,人生也失去意義和方向。 問題出在那裡? 科技發達使人的生命愈更物化,單一的追求經濟發展,激烈的競爭,使人生更為失落、更是單面向。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重新檢視一個人的整全生命是如何建立,人與天,人與人,人與大地,人與自己的關係又如何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意義呢? 要回到整全生命的重建,我們必須確認,人的身體並非是最重要的,健康的生命就是身心社靈的整體得到健康,人的心靈也只有是回到創天造地,超越萬有的主宰,才能得安頓。
所以今天的教育,不單是要提升人的智慧商數(IQ),而是學習成為自己 (learning to be),學習認識自身的熱誠、才幹、社會需要、人生意義。 我們也必須知道,找到了自己的心聲和人生召命,人才能找到自己,才懂得與他人相連。坊間介紹情緒商數(EQ)的書不少,但都是以EQ為一種致勝,與人相處,討人喜歡的技巧。其實EQ的背後是同理心,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真我(authentic self) 與另一個真我的相遇。最後,整全的生命成長,是人與生命的主,人與自己,人與大地,人與他者之間關係的修復,也要學會敬天、愛己、愛人、惜物。 唯有這樣,人才能活得更豐盛的生命來。
在第二個專題講座中,梁錦波博士提及學校教育是在不斷的演變,他引用了程介明、李榮安兩位教授的分析,指出傳統的教育是注重知識的貫輸、技能的訓練,現代的教育開始注重素質、或是高質素的教育,現代的教育更加著重要整全的、包括『身心社靈』、及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人的成長等。 梁博士解釋一個整全的生命教育應是包括『身』 (物質的人生境界- 屬於性教育、健康教育、理財教育及環境教育範疇)、『心』 (心性的人生境界 - 屬於個人成長及生涯規劃教育範疇)、『社』 (人際的人生境界- 屬於倫理教育、國民及公民教育範疇)、『靈』 (超越的人生境界-屬於生死教育、哲學及宗教教育範疇)。
梁博士從『身、心、社、靈』 四方面提出生命教育對未來年青人培育的幾個重點: 包括『身』 方面的儉樸與環境永續之教育;『心』 方面的抗逆力培育;『社』 方面的世界公民教育;及『靈』 方面的從生涯規劃到追尋人生意義的教育。在生涯規劃方面,梁博士指出教育局提出的生涯規劃模式較偏重於事業的發展(Career development),即整全生命中的『身』 (物質的人生境界)及『心』 (心性的人生境界,即自我了解、自我認同、自我實現)。然而他認為生涯規劃必須包含三個層面:1. 生存(Survival)層面 ─ 即找工作、謀生; 2. 自尊(Self-esteem)與自我實視(Self-actualization)層面 ─ 即長處、興趣、滿足感; 3. 意義與目的(Meaning & Purpose)層面 ─ 即人生目的、社會貢獻及世界任務等。只有當人類找到人生的目的及意義時,生命才有明確的方向。
最後,梁博士認為生命教育是素養的建立,而不只是知識的傳遞,必須以教師的生命素養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受到感染(caught),而非被教導(taught)的,生命教師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實踐他們的信念(walk the talk),好老師必須是能夠將自己、教學內容及學生緊緊地在生活現實環節中結連起來。古倫神父更建議好老師作為生命力領導者要澆灌內心,重新得力。 『當我經常接觸內心的寂靜空間時,我就不容易被燃燒殆盡。因為我感覺到,在這個空間有泉源湧現,也因為這來自於上帝,所以永遠不會被封死。精疲力盡的人是靠自己的力氣工作,而不是靠著上帝能力,來自上帝的力量是從內心湧出的,且永不止息。』
在第三節的講座中,吳梓明博士亦引用了中國近代一位備受尊崇、中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國的文化處境中所談的生命教育,陶行知採用的名詞是『生活教育』(1918年提出來)- 是要用生活來教育、也要為生活而教育(即是我們今日所講的:“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 後來陶行知更在中國宣揚『愛的教育』、主張『愛滿天下』,這就是基督教教育、也是心靈教育最早期的中國版。
吳博士也從宗教教育和心靈教育的角度看人的未來培育,他指出宗教教育是一門包容性很強的學科。在香港,自1970年代中開始已有流行兩種教學方法,一是『以聖經為中心』(Bible-centred Approach) ,另一是『以生活為中心』(Life-centred Approach), 雖然有人極力推動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如倫理科、道德教育等; 80年代亦有不少學者/ 教育界同工推介公民教育、生命教育、價值教育等,但是仍有不少教會學校是保留以聖經科教學為主,結果宗教教育是百花齊放,樣樣都有,這種現象也是好的,因為在百花齊放中,老師們亦學會多元化的教學、較多願意關顧學生整全的生命。在教會學校中也曾經流傳一種看法,就是兩條腿走路- 『兼有聖經、也注重生活』。
吳博士在中文大學教書時,曾申請香港政府推出優質教育基金,標題是:『宗教與人生- 優質生命教育的追尋』。 他的信念是: 宗教就是人生,若引用陶行知的說法: 『教育的目的就是生活、要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從宗教教育的角度看, 優質的教育就是『優質生命的教育』、也必須是『優質的生命教育』。 他也強調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人提升人的生命質素,並且要得生命,更要得豐盛的生命。
談到心靈教育,吳博士追溯那些主張全人教育的學者到底認為一般的教育是欠缺了甚麼,發現了原來他們所關注的大多是與心靈教育有關的。 譬如,美國被尊稱為『全人教育之父』- Ron Miller認為: 當我們只側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差而愆罸他,卻忽視背後的原因, 如學生的內心世界、心靈的境況等,這樣的教育就不能算是全人教育。另一位學者- John Miller也同樣地說: 沒有心靈教育就不是全人教育。 John Miller 寫了兩本直接突顯心靈教育重要性的書, 譬如是: Education and the Soul: Toward a Spiritual Curriculum (2000) 及 Holistic Learning and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et al eds. NY: SUNY Press, 2005)。
哈佛大學資深的教授,Harry Lewis曾感嘆說: 哈佛大學是一所追求卓越的學校,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時,卻失却了自己的靈魂。中國新儒家唐君毅教授在晚年時亦有談論人的心靈境界,提出心靈九境,所以『心靈』亦是中國人、新儒家所關心的課題。大陸的教育界近年也有不少是關心『心靈教育』的書,譬如是:《走進學生的心靈》(2006),他們也相信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可以使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使懦弱的強壯起來、使狹隘的心胸擴闊起來等。
『心靈教育』也是一種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其實也就是心靈教育,因為它不單是講聖經、也是講生活、為生活而教育; 『宗教教育』不僅是思考問題、當我們談及到愛心、悔改或寬恕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有心靈的觸動的。其實當我們講『生命影響生命』的時候,我們必須是包括『心靈與心靈之間的觸動』。
談到重建整全生命的培育,吳教授很久以前已經是這樣定義基督教教育的:『基督教教育就是透過上帝在基督耶穌裏的大能大力改變人生命的一種教育』。因為基督教的上帝是生命的創造者(creator)、保存者(sustainer)、和救贖者(savior)。上帝不單是創造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救贖者,祂更會幫助提升我們的生命。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這就是重建整全生命的意思。
吳博士亦同意: 現代化的歷程就是一個『去神化』的歷程,後現代化的歷程更是一個『去人化』的歷程,今日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絕對性、沒有真理、沒有上帝』的世界。 所以我們需要『重建整全的生命』,接受生命的『改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終身的學習,也加上『學習改造』(learning to transform),但『改造』不僅是改變周遭環境,還需要改造自己,包括要放下成見、強硬的態度、願意聆聽、學習溝通、承認人的限制、自己的不完全、無知、和盲點等。
吳博士更提出恩光書院的教育目標:『結合信仰與學問、並要創造文化』。要創造文化,就要確立『基督徒的世界觀』、是一個有上帝的世界觀。 尤其是當面對支離破碎的生命需要重整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回歸到一個有上帝的基督徒世界觀。最後,吳博士亦分享了他在一套電影:『一念無明』[Mad World]中所引發的一些思考。
撮要
吳梓明博士
恩光書院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 恩光書院是一間基督教高等學院,恩光相信,人是地上管家,有責任管理地球、社群及機構至善,需整全價值觀和判斷力。因此,恩光書院正提供以基督教世界觀為本的學位課程和社群教育,培育各界領袖,與社會學問和文化思潮對話,孕育新時代的領袖素質和機構素養。
Comments